-
魔法师高山4S9
在教育方式不断探索创新的今天,家校共育已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引擎。漫步金昌市的校园,一场场别开生面的家长课堂正打破传统教育的边界,家长们化身“编外教师”,带着专业知识与生活智慧走上讲台,与学校携手为孩子们打造多元化学习场景,让家校共育焕发蓬勃生机。在金昌市实验小学,“家长小课堂”已成为特色鲜明的教育品牌。自创办两年来,该活动持续创新形式、丰富内容。4月22日,第二次“家长小课堂”精彩开讲,围绕安全教育、文化传承、科学探索等五大主题展开,为孩子们带来一场知识盛宴。走进安全教育课堂,消防救援人员王浩以家长的身份被进课堂,他一边躬身示范火灾逃生姿势,一边反复叮嘱:“弯腰捂鼻,贴着墙壁走,这是保命的诀窍。”
五年级学生李雨桐课后仍难掩兴奋:“以前只在电视上看过,今天亲手练习了结绳逃生,感觉自己像个小英雄!”在社会责任教育板块,退役军人家长们带来的军事沙盘推演,瞬间点燃了孩子们的爱国热情。五年级学生刘宇航握紧拳头说:“我以后也要像军人叔叔一样,保卫祖国每一寸土地!”这些生动的课堂实践,让孩子们受益匪浅,让家长们感慨万千。消防救援人员王浩坦言:“站在讲台上才知道教育的不易,但看到孩子们专注的眼神,一切都值了。”金昌市实验小学教师王友新也深有感触:“家长们带来的专业视角,填补了课堂教学的盲区,让知识真正‘活’了起来。”沿着家校共育的创新之路,金昌市第六小学的“智爸慧妈”进校园活动同样精彩纷呈。5月9日,校园里洋溢着别样的活力。五年级2班学生李岳乐的父亲凭借医学专长,为孩子们带来了“如何做一名健康的小学生”主题讲座。他用“一盘薯条等于半小时跳绳”的形象比喻,让健康饮食理念深入人心,现场示范的急救手法更是引得孩子们争相模仿。
六年级1班学生韩欣妍的妈妈则化身“心灵导师”,用趣味故事打开心理健康课堂,孩子们围坐成圈,分享着各自的情绪调节妙招。六年级3班学生田清钰的父亲带来了一堂生动的法治课,他以校园欺凌、网络诈骗等真实案例为切入点,为同学们敲响了安全警钟。与此同时,六年级4班在郝翊丞家长的精心组织下,走进金川区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,开启了沉浸式法治学习之旅。
戴上VR眼镜体验模拟法庭的周雨桐,眼中满是新奇:“我好像真的成了小法官,法律原来这么有趣!”金昌市第六中学七年级学部副主任南明翰欣慰地说:“家长的加入,就像为课堂注入源头活水。”家长代表吴辉感慨道:“站上讲台才理解老师的艰辛,今后一定全力支持学校工作。”金昌市第二中学的家长课堂则聚焦人生规划与心理健康。该校高二5班学生张昊宇的工程师父亲带来的“桥梁建造背后的科技力量”分享,用3D建模技术揭开工程奥秘。学生刘思雨认真记录笔记:“原来造桥要考虑这么多因素,我对土木工程专业更向往了!”在学校心理辅导室,家长与学生共同参与的“情绪卡片”游戏,让沟通变得温暖而有效。“通过游戏,我更理解孩子的想法了。”一位家长感慨道。“家长课堂就像一座坚固的桥梁,连接着家庭与学校。”市教育局副局长徐春林介绍,“目前全市60%的中小学已将家长课堂常态化。”未来,金昌将继续整合社会资源,推动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向纵深发展。如今,在金昌的校园里,家长课堂不仅是知识的传递站,更是情感的交流地、信任的培育皿,为孩子们的成长之路照亮前行的方向。记者:文星乃